黔西南程谊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> 黔西南新闻 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  • 联系人: 栗经理
  • 手机: 17661838177
  • QQ:
  • 主营: 通风天窗
  • 公司地址: 黔西南长江路与外环路口路南

也许您对以下产品新闻也感兴趣

黔西南通风天窗放心又安心

发布时间:2020/8/29 10:11:22    公司名称:黔西南程谊通风设备有限公司

通风天窗的安装步骤
1、定位。通风天窗在屋顶的理想安装位置是尽量靠近屋脊线的地方,安装时底板上倾边缘端嵌进屋脊金属盖板下的裂缝里。
2、切割洞口。以底板内孔为样板面出洞口轮廓线,用切割机完成割屋面板洞口。
3、固定和修整洞口。就是打磨切口边缘的不平整部分,然后用老虎钳把屋面铜扣彩钢板向上90°翻起1-2公分,然后用锤子敲实。然后将防水板放置洞口上,用铆钉连接。
4、安装变角管颈。安装好变角管颈后调整它与屋面的倾斜度,然后用水平仪进行测量,使其与漩涡头保持水平。
5、固定变角管颈。使用铆钉或螺丝,穿孔通过变角管颈固定壁和活动壁,将金属夹片和两者固定在一起。
6、密封变角管颈。为了保证通风天窗的防水功能,应先将变角管颈取下,将管颈和涡轮的内面所有的缝隙和连接部位用硅胶密封。
7、安装变角管颈和涡轮。将变角管颈和涡轮头重新装到防水基板上,在底部四处上紧螺丝或铆钉,将通风天窗固定在屋面上。用硅胶将变角管颈和基座之间的外侧缝隙密封,尤其是向上的半圆连接,安装完毕后清理屋面。

通风天窗安装如何工作
通风天窗安装如何工作的呢?这一点,相信专业的从业人员会比较熟悉吧。下面呢,不知道的朋友注意了,我们就一起了解看看吧。
  通风天窗安装利用动叶安装角的变化,使风机的性能曲线移位。性能曲线与不同的动叶安装角与风道性能曲线,可以得出一系列的工作点。若需要流量及压头增大,只需增大

动叶安装角;反之只需减少动叶安装角。通风天窗安装的动叶调节,调节效率高,而且又能使调节后的风机处于高效率区内工作。采用动叶调节的通风天窗安装还可以避免在小流

量工况下落在不稳定工况区内。
  通风天窗安装动叶调节使风机结构复杂,调节装置要求较高,制造精度要求亦高。改变动叶安装角是通过动叶调节机构来执行的,它包括液压调节装置和传动机构。液压缸内

的活塞由轴套及活塞轴的凸肩被轴向定位的,液压缸可以在活塞上左右移动,但活塞不能产生轴向移动。为了防止液压缸在左、右移动时通过活塞与液压缸间隙的泄漏,活塞上还

装置有两列带槽密封圈。当叶轮旋转时,液压缸与叶轮同步旋转,而活塞由于护罩与活塞轴的旋转亦作旋转运动。
  所以风机稳定在某工况下工作时,活塞与液压缸无相对运动。活塞轴的另一端装有控制轴,叶轮旋转时控制轴静止不动,但当液压缸左右移动时会带动控制轴一起移动。控制

头等零件是静止并不作旋转运动的。叶片装在叶柄的外端,每个叶片用6个螺栓固定在叶柄上,叶柄由叶柄轴承支撑,平衡块与叶片成一规定的角度装设,二者位移量不同,平衡块

用于平衡离心力,使叶片在运转中成为可调。动叶调节机构被叶轮及护罩所包围,这样工作安全,避免脏物落入调节机构,使之动作灵活或不卡涩。


 2.3 安装

  1)安装时附件搭接处涂抹建筑防水胶,并注意搭接方向,即搭接口顺主导风向施工。

  2)泛水板节点类同屋脊盖板做法,有 标注节点做法。泛水板与其端部挡雨板及屋面板端部堵头一起,防止风力灌水、反爬水,该节点是防水关键点,应严格按照图3施工

  3)所有附件轻拿轻放,避免损坏彩钢板表面保护层。

  4)通风天窗安装时,附件按计划进场,当日没有安装完毕的附件要捆绑牢固,防止大风吹落损坏或伤人。

  5)改进:竣工验收时,业主同设计方提出了改进意见,在风帽下端翻边处与泛水板之间加设支架,以防止风帽底部的变形。


通风天窗挡雨板的作用

通风天窗大量安装在钢结构厂房上,那么挡雨板是通风天窗的主要组成部分,它在其中起到什么特殊作用那。在这里给大家沟通一下

。屋顶通风天窗包括结构支架,在结构支架上部设有挡雨板,在结构支架两侧对称设有外护板和集水槽,挡雨板与两侧的外护板之间形成对称的排风口,其特殊之处是:在结构支

架上位于排风口处分别设有中悬阀板和电动推杆,中悬阀板的中部铰接在结构支架上,中悬阀板的一侧与电动推杆连接,通过电动推杆驱动的中悬阀板翻转后可将排风口关闭。

这种结构通风天窗的优点是:

1、结构合理、中悬阀板开启省力,不易损坏,便于维护,阀板开启时,与挡雨板和外护板共同形成相互重叠的位置关系,能够防止外部雨雪沙尘随风向屋面通风口倒灌;阀板闭合

时,该屋顶通风天窗可形成与建筑联通的闭合壳体,调节阀板开度同时具有调节通风量和调节外部气流倒灌功能;

2、中悬阀板能够避免原技术产品阀板积灰造成采光功能失效的问题,可保证长期有效的采光效果;

3、通过电动推杆实现中悬阀板的启闭控制,简化了原有复杂的电动减速机构,降低了制造成本,提高了产品使用的稳定性和产品使用维护的安全性。


{tj}